中国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

[TOC]

第一讲 华夏文明的先声

1.鸣响中州的贾湖骨笛

1986-1987 河南舞阳 贾湖骨笛 六声到七声音阶

2001年 十多支骨质吹奏乐器

5至8个按音孔,多数7个按音孔,按音孔旁边有经过测算的刻痕(对音【音阶】的认识有预想)

2.文献中显露的先民音乐

  • 吕氏春秋

    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一段关于“葛天氏”这个部族音乐活动的描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 歌乐舞三位一体 // 马家窑文化类型彩陶盆//

    //表达了新时期人类音乐活动的场景//葛天氏之乐、伊耆氏之乐、刑天氏之乐等

    //祈雨、祈求平安生活、希望获得丰厚猎物

  • 山海经

3.出土乐器情况与特点

按照周代八音分类法的划分,远古时期的器乐主要由石、陶、鼓(骨)三类制料制成,也有少数以青铜和木材为制料的器乐出土。

  • 骨制乐器

    竖吹式骨制乐器 骨笛

    20世纪70年代,在今天浙江余姚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数十支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是石器时代的骨哨,他们多为两个按音孔,也有一或三个按音孔,在当时可能作为狩猎或者劳动时的工具来使用。在今天的山东、河南也都有发现过类似骨哨类乐器,多数有一个至三个的按音孔。

  • 石制乐器

    磬 单件使用打击乐器 石制板体振动乐器 特磬

  • 陶土制乐器

    可以根据人的需要进行加工

    陶埙、陶角、陶响器//至多只有两个按音孔

    陶埙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地区,形制多样。早期的陶埙大多呈蛋型,底稍平,顶部设吹孔,从只有一个吹孔,没有按音孔,到至多两个按音孔。陶埙后来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非常重要的旋律乐器,而远古时期还只是其发展的初期阶段。

    陶角 //古代先民的一种狩猎工具。

    陶响球是新时期时期出现且广泛使用的陶制摇奏发声器,大多呈球形,中空,内置陶丸或石子,通过摇奏发声。其外刺有几何纹,钻有透孔。

    //节奏性 乐音没有那么丰富

    腔口凸起可覆朦格

4.夏及早商音乐的朦胧面貌

  • 大夏

  • 大濩

  • 二里头文化在今天的考古学界被认为是夏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地,即在河南省偃师市出土了数件夏代时期的音乐器物,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多枚由青铜制成的铃器,其铃舌为玉制管状,由丝织物包裹。//礼制意义 青铜器乐器最早的案例

    二里头轮制陶埙 //机械轮制制造的陶制乐器 // 机械制造的埙开始出现

    河南郑州商城遗址 卵形埙


第二讲 礼与乐的相遇相融

1. 晚商时期的出土乐器及音乐风格

公元前14世纪和公元前13世纪交接至公元前8世纪

商代晚期至西周晚期 约500多年

  • 商代晚期音乐特点:

    • 多声乐器频出,青铜乐器数量大量增加。

      打击乐的成编列出现:青铜编铙 最早的编磬(成编列的石磬)

      陶埙最初出现与远古时期,至商代的早中期,按音孔的数量最多为二至三个,且形制多样。而到了商代晚期,即殷商时代,所出土的陶埙乐器的形制是统一的平底卵形。这种陶埙往往有五个按音孔,顶部为吹孔,前边有倒品字型的三个按音孔,后边是呈一横线的两个按音孔。

      埙的组合

  • 礼与乐相融合的制度化化可能性

    • 鼎 簋
    • 在文献《周礼》中,曾有关于殷商时期先民文化生活的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是指殷商时期的人尊神,并经常进行大规模的祭祀占卜活动。这并非殷商时期所独有,在上古三代的文献中也有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指当时的国家大事就是祭祀与征战。
    • //巫乐

2. 西周礼乐制度及钟磬乐悬的应用

  • 西周初年 周公旦 受武王托付照料年幼的周成王 功成作乐 设定了体现统治阶层上下尊卑内外等等的典章制度 把礼和乐融合起来。//形成礼乐制度化的存在。

    • 第一:对曲目、场合的界定。

      • “六代之乐”是周初所厘定的对周及其前代“圣明之君”时期所创制的乐舞作品的概括,包括《云门大卷》、《大咸》、《九韶》、《大夏》、《大濩》、《大武》六部作品。

        其中,《云门大卷》是皇帝时期的乐舞;《大咸》是尧时代的乐舞;《九韶》是舜时期的乐舞;《大夏》是夏禹时期的乐舞;《大濩》是商汤时期的作品;《大武》是周仁自己所创作的作品

      • 作品的使用场合、运用有着明确的规定

    • 第二 乐悬制度

      • 金石之乐

        编钟/编磬

        王宫悬 诸侯轩悬 卿大夫判悬 士特悬

        • 所谓“王宫悬”,是指王所使用的金石乐器可四面排列;“诸侯轩悬”,是指诸侯一级的贵族所使用的编悬乐器可三面排列;而卿大夫只能两面排列;到了士这种低等级的贵族,则只能是“特悬”,即使用一面排列的乐器。
    • 第三 八佾制度

      • 天子用八 诸侯用六 大夫四 士二

        佾,一般认为是队列的横纵相乘的人数,如八佾是指八横八纵的乐舞人员,即六十四人;六佾则为六横六纵的乐舞人员,即三十六人。

3. 周代大司乐的构成与职责

大司乐是能够比较充分说明乐官制度存在的最早的形式

  • 大司乐,既是西周时期管理音乐的最高职官的名称,也是我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音乐教育机构,主要掌管音乐事务及教育贵族子弟。当时的大司乐职能齐全,兼具行政、教学、表演三个部分。
    • 第一:音乐教育职能(排在首位)
      • 教育对象:士子(各级的王:周王、诸侯王的子弟) 国子(各级贵族的子弟)
      • 教育内容:
      • 《周礼》中曾这样记载道:“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
      • 乐舞 乐德 乐语
    • 第二:“采诗(采风)”制度(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

4. 周代乐器的丰富与乐律理论的初起

  • 皆播之八音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分类法)

    • 金: 编钟、编镈 (bo)、錞(chun)于、铙、铎(duo)
    • 石:磬
    • 土(由土加工成的材料|陶器):陶埙、陶响器
    • 革:鼓
    • 丝:琴、瑟
    • 木:柷(chu|音乐开始时用)、敔(yu|音乐结束时用)
    • 匏:笙、竽
    • 竹:箫
  • 编钟:由编铙(晚商时期口朝上演奏)演变成口朝下悬击的编钟;由晚商阶段的三遍列的组合演变成周代典型的八件一套的组合;八件加八件一套的两组构成一套的编钟组合。

    1992年在山西出土的晋侯苏编钟是西周早中期晋侯所使用的乐器,总共16件,大小相次排列,由两组音高、音列相同的编钟组成,即一个八件和另一个八件之间等同的钟所提现的音高是相同的。

    曾侯乙编钟体现出来的一钟双音在西周早中期的编钟中已经体现出来。

    西周时期八件一组的编钟,两件大钟为单音,六件小钟的正鼓(侧鼓)音为小三度设置,形成四声音列:羽—宫—角(徵)—羽(宫)—角(徵)—羽(宫)—角(徵)—羽(宫)


第三讲 多彩纷呈的春秋战国音乐

1.礼崩乐坏的发生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2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

  • 礼崩乐坏

    西周末年 幽王被杀,平王东迁

    • 僭(jian)越之事不断发生

      《论语·八佾》中曾这样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指当孔子看到鲁国的大夫季氏在自家庭院内进行八佾乐舞的表演,发出了强烈的愤慨,表达了孔子对礼乐制度僭越的批判

    • 礼乐制度中明确禁止的曲目、音乐作品、风格开始频频在宫廷等出现

      《礼记·乐记》中曾有这样一段有关魏文侯的记载:“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意思是他穿戴整齐听礼乐中的音乐,恐怕是要打瞌睡的,而听民间音乐,则不知疲倦。

    • 西周阶段,重要的礼乐器不用商音(周灭商,痛恨商,商音是殷商时期音乐的骨干音,不允许在礼乐制度中出现商音)

      金石乐器只有四音:羽宫角徵

      春秋战国频繁出现商音;

    • 王室乐官下移

      随着周王室的衰落,王室乐官频繁下移,到各诸侯国的王宫中效力。

    • //礼崩乐盛

2.孔子及其音乐贡献

  • 随着周王室的衰落,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意指西周时期的学官制度即大司乐,随着周的衰亡而衰落,由此使得春秋时期私学兴起。

  • 一:重视教育 将音乐列入课程之一

    在《周礼·保氏》中曾这样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艺,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谓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 二:对音乐的推崇与推广

    安邦定国 移风易俗;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 三:编订《诗经》

    《诗经》是由孔子从3000剁手作品中进行筛选、编订后成集。共305首,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阶段黄河流域的民歌和创作歌曲。

  • 孔子作为没落贵族对民间传统音乐瞧不上,鄙视

    放郑声 郑声淫;郑卫之音

3. 民间音乐的繁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各个诸侯国中民间音乐发生的变化

    《史记》曾这样记述齐国都城临淄的音乐活动: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而文献《韩非子》中也有对齐国的记述,即我们所熟知的“滥竽充数”的故事。

  • 大量民间音乐家开始出现,这个群体开始成形,有逐步职业化倾向(之前没有,很难发现)

    • 伯牙子期

    • 秦国的歌手秦青教授了一个名为薛谭的学徒,薛谭认为自己数年学艺,技艺已经很高,要谢师告别,“秦青饯行于郊外”,高歌一曲,“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使得薛谭再不言归。、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楚辞(长江流域楚国故地音乐集大成者)

      《九歌》

      《河伯》、《山鬼》、《国殇》

4. 曾侯乙墓的出土乐器 *

1978年,在今天的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墓葬,名为曾侯乙墓。据研究,该墓葬埋葬于公元前433年,是战国早期阶段曾国侯——乙的墓葬。

在这批出土的乐器中,有青铜编钟65件,石制编磬32件,再加上十弦琴、五弦琴,二十五弦瑟、篪(chi)、建鼓等等,总共达到了125件的乐器总量。

  • 体鸣乐器 吹奏乐器 弦鸣乐器 膜鸣乐器
  • 在编钟的钟体及钟架、构件等处,刻有三千七百多字的铭文,在编磬上亦有铭文693字;这些明文主要记载了当时楚、齐、晋、周、申等各国与曾国音律的对照情况。
    • 上层钮钟 中层甬钟 双音构成不一样|编磬也是如此

代表着春秋战国时代中国音乐发展的一个顶峰

5. 音乐理论领域的成就

  • 音乐的基本理论

    • 五声十二律

      宫商角徵羽

      黄 大 太 夹 姑 仲 蕤 林 夷 南 无 应

    • 春秋时期的文献《管子·地员篇》对三分损益法也称隔八相生法进行了记载,是我国古代律学文献中五声相求之法的最早记载。

  • 音乐美学思想领域

    • 儒(孔子) 倡乐体系

    • 墨(墨翟(di)) 非乐

      “饥者不得食 寒者不得衣 劳者不得息”

    • 道(老、庄) 老:大音希声;庄:“人籁不如地籁 地籁不如天籁”

    • 《乐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原有23篇组成,现存前部的11篇。其中,前八篇系统论述音乐美学思想,后三篇涉及音乐人物及其言论。|代表了儒家音乐观念,是儒家音乐观念的集中体现。


第四讲 秦汉音乐的转型

1. 汉初对礼乐的延续

  • 秦汉阶段礼乐的延续

    • 约1983年 南越王赵沫墓 出土:编钟、编磬、编钩吊

    • 2000年 济南洛庄汉墓

      2000年出土的洛庄汉墓的乐器:有14件编钟,4件编甬钟,107件编磬。经过初步测音发现:出了破损的哑钟,其余全部为双音钟。正、侧鼓双音设置大、小三度皆有,总音域跨四个八度以上。

    • 2009年 江都王刘非墓

    • 2011年 南昌海昏侯刘贺

    //都有成编列的尤其是编钟

  • 音乐文化的转型

    汉代初年诸侯王墓中所发现的编钟比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矮胖(体阔)

    洛庄汉墓 107件编磬,由六组构成,不同组定调不一

    江苏盱眙 江都王墓 仿玉的玻璃编磬

2. 乐府及其音乐活动 *

武帝……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和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汉书·礼乐志》

  • 1976年 秦始皇陵风土 秦始皇陵出土乐府纽钟 篆文刻铭明确写着乐府二字

    约2000年 西安的秦代遗址 发现大批封泥 乐府承印 左乐承印 右乐承印

西汉因循秦制,设立了“太乐”和“乐府”二署。其中,“太乐”负责掌管帝王巡行、郊祀、宴享等礼仪大典时的燕乐,即今所说与俗乐相关的活动。

  • 乐府诗:《战城南》、《上邪》
  • 李延年不仅“善歌”,还是一个创作人才。《史记》中曾记载,延年创作了《郊祀歌》十九章,并根据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摩柯兜勒》曲,重新创编二十八解的新声。
  • 西汉晚期,汉哀帝时期(公元前六年) 罢乐府

3. 鼓吹乐与相和乐的发生发展

  • 鼓吹乐

    秦末时期,有一名名为班壹的商人将在北方游猎活动中使用的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音乐和汉民族音乐的音乐形式带到了中原地区,这种将打击乐与吹奏乐相融合的乐队形式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并在民间逐步发展开来。

    鼓吹乐:徒步行进中的音乐,主要以排箫,胡笳为主奏乐器。

    横吹乐:马上行进演奏的音乐。主要使用胡笳、角、鼓。

    成都出土的汉代骑吹画像砖

  • 相和乐

    • 相和歌的形式最初始于清唱无伴奏的“徒歌”,后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这时便有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在后发展为“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即加入了丝竹管弦乐队的伴奏。

    • 相和大曲:

      相和大曲的曲体构成分为艳、曲、解、趋、乱四个部分。其中,“艳”多出现于作品前面,起到引子的作用,风格婉转抒情;中间的部分为“曲”,主要是歌唱段落;“解”作为作品的主体,通常为器乐伴奏下的舞蹈段落,可多“解”并存,似不同段落;“趋”多出现于作品结尾,速度较快,代表紧张的高潮部分;“乱”则为结束时的高潮段落。

4. 文人音乐呈现的面貌

古琴:汉代逐步定型 确定七弦弦制 十三徽的徽位

  • 《广陵散》

    据记载,《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或《聂政刺韩王曲》,产生于东汉末年广陵地区(即今徐州一带),反映了战国时期聂政为报父仇,刺杀汉王的悲壮故事。

    有六个部分组成 共45段

  •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的版本有数十种之多,现今我们主要进行探讨的是其琴歌版本。一般认为这首琴歌是由东汉时期的才女蔡琰参考胡笳声音创作的反映自己生活经历的作品,被认为是糅杂了蒙、汉音乐素材的抒情精品。

    十八段变奏

5. 乐律理论与音乐思想

  • 京房大约生活于公元前77到37年,是西汉时期的律学家,他首次在理论上发现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不能回到黄钟律,旋宫转调之后律数形成了差值。

    京房六十律:三分损益法 升律59次,形成六十律 第54律仅差3.6音分

    “京房准” :“竹声不可度调”;十三条律准

  • 《淮南子》:淮南王刘安门客编撰 道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

  • 声曲折

    声曲折出自于文献《汉书·艺文志》中,据认为是汉代时的一种将歌词与曲谱分别记写的声乐乐谱形式。因这种记谱形式没有实物发现,因此有人认为声曲折是用曲折的线来记录旋律走向,也有人认为其代表了一种断句方法。

第五讲魏晋南北朝的多元音乐共生

1. 华夏固有音乐的发展

  • 华夏旧乐 华夏正声…